香港拆卸工程新趨勢:環保與科技並行,推動可持續發展

近年來,香港的拆卸工程行業正經歷一場綠色革命。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科技的不斷進步,拆卸工程不僅僅是拆除建築物,更是一個涉及廢物管理、資源回收和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性行業。作為香港領先的拆卸工程資訊平台,Demolition.hk致力於為業界提供最新的行業動態、技術資訊和服務支援,推動行業向更環保、更高效的方向發展。

環保拆卸:從廢物管理到資源回收

根據立法會十題:建築廢物的處理,2022年香港產生的建築廢物佔全港固體廢物總量的75%,其中近三分之二被運往公眾填料庫備用,其餘則送往堆填區。為應對這一挑戰,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建築廢物的回收和再利用,例如將惰性建築廢物(如石塊、混凝土等)用於填海工程,並通過配對機制將這些物料直接重用於其他工程項目。

此外,環保署亦積極推動「轉廢為能」設施的建設。例如,位於石鼓洲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(I.PARK 1)預計於2025年落成,每日可處理3,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,並將廢物轉化為能源,供全港10萬個住戶使用。這些措施不僅減少了對堆填區的依賴,也為拆卸工程行業提供了新的環保解決方案。

科技創新:智能拆卸與安全監管

科技在拆卸工程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。例如,香港科學園(HKSTP)在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(CES)上展示了多項創新技術,包括智能灌溉系統和輔助穿戴設備等。這些技術雖然主要應用於其他領域,但其背後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理念同樣適用於拆卸工程。

在安全方面,香港政府通過《建築地盤(安全)規例》(第59I章)和《建築物(拆卸工程)規例》(第123C章)對拆卸工程進行嚴格監管。這些法規要求承建商必須配備適任技術人員(T1至T4級別),並在工程展開前提交相關文件,以確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合規性。

行業趨勢:小型工程與專業資格

隨著香港市區重建項目的增加,小型拆卸工程的需求也日益上升。根據友幫清拆還原工程的資料,小型工程按其性質、規模和安全風險分為三個級別,並要求承建商具備相應的專業資格和牌照。例如,第I級別的小型工程需要由訂明建築專業人士和註冊承建商共同監督,並在工程展開前至少7天提交文件。

此外,政府還通過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落實「污者自付」原則,鼓勵業界從源頭減少建築廢物的產生。這一措施不僅有助於降低環境負擔,也為拆卸工程行業提供了新的經濟誘因。

結語

香港的拆卸工程行業正朝著更環保、更智能的方向發展。無論是廢物管理的創新,還是科技應用的突破,都為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。作為行業資訊平台,Demolition.hk將繼續為業界提供最新的資訊和服務,助力香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。

常見問題(FAQ)

1. 拆卸工程產生的建築廢物如何處理?
拆卸工程產生的建築廢物主要分為惰性和非惰性兩類。惰性廢物(如石塊、混凝土等)通常被運往公眾填料庫備用或用於填海工程,而非惰性廢物則送往堆填區。

2. 拆卸工程需要哪些專業資格?
根據香港法例,拆卸工程承建商必須具備適任技術人員資格(T1至T4級別),並持有相關牌照,例如屋宇署小型工程註冊承建商牌照。

3. 政府如何監管拆卸工程的安全?
政府通過《建築地盤(安全)規例》和《建築物(拆卸工程)規例》對拆卸工程進行嚴格監管,要求承建商提交工程計劃和監工計劃書,並配備適任技術人員。